当前位置: 首页>>行业新闻>>正文

一幅宁波澥浦农民画的价值

2014-06-19 09:23:55

三十年前,宁波澥浦农民画作品曾远销东南亚及美国,红极一时之后却很快沉寂;三十年后,澥浦农民画因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而重获新生。那么,一幅澥浦农民画的复活,究竟带来多少价值?

再现本地民俗的窗口

老鹰抓小鸡、荷塘月色、舞出船鼓、听奶奶讲清官的故事……走进澥浦小学传承基地、澥浦中学创作基地、文化礼堂农民画展示廊,农民画墙绘一条街,一幅幅以当地民俗为主题、色彩艳丽的农民画似乎告诉人们:农民画,已让一幕幕渐行渐远的澥浦历史重现了!

“澥浦农民画的再生,不是一次简单的复活。”据澥浦镇宣传委员李启鑫介绍,三年前,澥浦农民画作为当地打造文化礼堂的一大亮点,得到了澥浦镇党委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。如今,再生后的澥浦农民画不仅已成为再现本地民俗的窗口,更是成了一道展示澥浦新农业、新农村、新农民的风景。

传承民间艺术的平台

17岁开始学画的高妮娥,是澥浦农民画早期十几位主要创作成员之一,也是目前澥浦农民画的唯一传承人。她坦言:“一个地方文化项目兴起,离不开群众的参与,澥浦农民画在三十年前的兴与衰,就是一个见证。”

自2011年起,肩负复活澥浦农民画重任的高妮娥,在十七房景区开设工作室,并以传、帮、带形式,举办农民画创作学习班。几年来,作为专业人才和师资,她参与了澥浦中心学校农民画传承基地、郑氏十七房澥浦农民画展示中心创建。这些传承民间艺术的平台,至今已开展了中小学生农民画培训班、成人培训班、老年大学培训班以及农民画大奖赛等多项普及工作。

“一幅农民画,让澥浦民间乡土特色艺术变得更多彩。”澥浦镇文化站负责人蒋勇掰着手指如数家珍,短短三年,澥浦农民画的创作队伍已发展100余人,并引吸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。

新老居民融合的桥梁

来自四川的胡先生虽在澥浦生活了多年,但在学画之前,他的朋友圈都是老乡,自从学习农民画后,不仅与当地人结为画友,还由此结交了更多的澥浦朋友。“我如今俨然成了新老居民间的‘调解人’,平时生活上有点小问题、小矛盾,只要我出面基本能解决。”胡先生笑言。

今年71岁的澥浦农民画发烧友蒉纪元老人颇为感慨:“农民画不仅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充实,同时通过学画结交新澥浦人后,发现外地的年轻人很虚心好学,因而改变了对新澥浦人的看法。”